
为提升学院教师科研论文质量,助力高水平成果产出,江西服装学院商学院于2025年10月14日中午2点15分在主教楼210举办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由商学院院长刘戒骄主持,智慧物流教研室主任涂建与智慧物流教研室博士邱琦联袂主讲,围绕“论文创新点挖掘”与“定量分析论文写作规范”两大核心主题展开,全院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、博士参会。其他教师自愿参加。
刘院长指出本次会议旨在动员学院教师,特别是高层次人才,积极投身科研工作,通过加强内部交流与协作,提升整体科研产出,以完成学校考核任务,并促进个人与学院的共同发展。
模块一:创新点——学术论文的核心竞争力
涂建主任系统阐释了论文创新点的三大挖掘路径与可行性评估逻辑:一是基于文献的渐进式创新,通过增加变量(如调节变量、中介变量)、完善方法(改进模型假设)、扩充数据(扩大样本量或提升数据精度)优化既有研究;二是跨维度组合创新,实现“他人方法+自有数据”“他人数据+新方法”“方法与数据交叉应用”三种组合模式;三是政策与趋势驱动创新,结合国家战略(如数字经济、乡村振兴)、顶刊关键词趋势(通过CNKI、Scopus数据库分析)及目标期刊征稿方向锁定研究空白。同时,强调需在选题阶段同步验证数据可得性、实验条件、方法可实现性及伦理风险这四要素,以确保创新点的可行性。

模块二:定量分析论文的黄金结构与写作规范
邱琦博士聚焦SCI/SSCI定量论文写作,拆解了“八大核心模块”的逻辑框架与内容要点,并通过实例展示各部分的撰写技巧:邱琦博士聚焦SCI/SSCI定量分析论文写作,拆解了“八大核心模块”的逻辑框架与内容要点:标题需明确研究对象、方法及核心变量,如“数字技术对服装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——基于文本分析法的实证”;摘要要在150词内浓缩“研究空白→方法→结果→贡献”,突出创新点(如“首次验证XX机制”“修正XX理论假设”);引言以“现状-不足-本文贡献”逻辑链引出问题,清晰定位创新价值;文献综述需系统梳理既有研究,通过“理论演进+争议点”分析为创新点铺垫理论基础;概念框架与假设基于理论推导研究假设,明确变量关系(如“X→Y”的直接效应、“X→M→Y”的中介效应);研究方法要详述数据来源(如CSMAR、WIND数据库)、分析工具(如DID模型、结构方程模型)及变量定义,确保可复现性;发现与讨论分“结果呈现→理论意义→实践意义”三层展开,对比既有研究凸显创新贡献(如“拓展XX理论边界”“为服装产业提供XX对策”);总结与未来研究则需凝练核心发现,客观说明研究局限(如样本代表性、方法适用性),并提出可延伸的研究方向。邱琦博士特别强调,讨论部分需避免“结果复述”,需深入阐释创新点对理论、实践的双重价值,并通过“与既有文献对比”强化说服力。

互动交流与总结
讲座尾声,两位主讲人就教师提出的“跨学科选题可行性”“小样本数据的创新路径”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。涂建主任建议,青年教师可从“细分领域+特色数据”切入,如结合服装产业案例开展微观实证研究;邱琦博士补充,定量论文需注重“变量操作化”与“模型稳健性检验”,这是提升审稿通过率的关键。
商学院院长刘戒骄作总结发言,他指出,本次讲座为教师提供了“从选题到成稿”的全流程科研方法论,学院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,鼓励教师以“问题意识”驱动创新,以“规范写作”提升成果质量,助力学院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。此次专题讲座的举办,有效提升了教师对论文创新点与写作规范的认知,为推动学院高水平论文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